單元總數: | 四個(詳見課程目錄) |
教學語言: | 粵語 / 中文 |
教學形式: | 講課影片、訪談影片、學習任務、互動式練習、閱讀文章 |
課後學習材料: | 示範影片、參考文獻、心理實驗、網絡資源 |
主要對象: | 香港中小學老師 |
次要對象: | 在學前機構或非政府組織内工作, 關注兒童及青少年在學校與家庭中的心理健康及成長發展的專業人士 |
其他: | 家長、學生以及普羅大眾均可在網上瀏覽本課程的學習資源,得到對個人成長的啟發 |
第一課: 正向教育簡介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何謂正向教育? 課題二: 正向教育課堂實踐 課題三: 正向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
第二課: 情緖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情緖起伏,怎樣才算健康? 課題二: 情緒有什麼功能? 課題三: 情緒失調,如何調節? 課題四: 情緒管理與正向教育 |
第三課: 感恩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正向教育與人格成長 課題二: 囚徒困境,利己還是利他好? 課題三: 感恩知足,修身明德 課題四: 有苦自己知 Pebbles in the shoe 課題五: 感恩的三個要素 |
第四課: 篤志力行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篤志力行在香港教育的角色 課題二: 篤志力行方程式 課題三: 實踐篤志力行: 學校例子 課題四: 單元總結 |
第一課: 意義感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談談生活意義 課題二: 過得快活還是過得有意義好? 課題三: 生活無憂還會追求意義? 課題四: 如何在生命中創造意義? |
第二課: 成長型思維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成長型思維及其迷思 課題二: 自尊運動和及其後果 課題三: 深入認識成長型思維 課題四: 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 課題五: 成長型思維的果效 課題六: 小心「偽成長型思維」 |
第三課: 培養成長型思維 - 學校準備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老師的心法是怎樣練成的? 課題二: 裝備知識;溫故知新 課題三: 校本支援;共備與實踐 課題四: 有效回饋 ; 持續與拓展 課題五: 老師的改變 |
第四課: 培養成長型思維 - 教學活動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求知與求表現 課題二: 不同讚賞方式對學習的影響 課題三: 善用歷程讚賞 課題四: 與學生一起尋找有效的學習策略 課題五: 鼓勵學生善用失敗經驗 課題六: 單元總結 |
第一課: 校園環境設計與正向教育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簡介正向教育的實踐框架 課題二: 校園環境設計與正向教育的關係 課題三: 校園環境設計中共創的重要性 課題四: 塑造可見的成長文化 課題五: 創建成長心態標記 課題六: 透過空間改造進行正向教育 |
第二課: 培養健康的關係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建立有助培養健康關係的環境 課題二: 與家長一起成長 課題三: 建立「能掌握」和互相信賴的環境 課題四: 建立歸屬感 課題五: 建立成就感 課題六: 建立互相尊重的環境: 教師語言 課題七: 課堂總結: 三個基本心理需要 |
第三課: 培養創造力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創造力可變嗎? 課題二: 創造意念: 低買高賣 課題三: 是什麼摧毀了我們的創造力? 課題四: 培養創造力: 芝士與貓頭鷹 課題五: 培養創造力:「可以」點講? 課題六: 培養創造力: 尋找關聯 |
第四課: 培養情緒智能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簡介情緒智能與正向教育 課題二: 觸景生情,境隨心轉 課題三: 調節情緒:從心出發 課題四: 善用情緒:優化學習 課題五: 單元總結 |
第一課: 培養篤志力行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篤志力行四大元素 課題二: 提升自制力:延遲滿足 課題三: 提升自制力:「遁、頌 、空」 課題四: 提升自制力:「如果……就」 課題五: WOOP的應用 |
第二課: 培養社交能力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透過合作學習培養社交技巧 課題二: 溝通技巧:換位思考 課題三: 溝通技巧:表達真誠 課題四: 溝通技巧:察顏觀色 課題五: 整合各種溝通技巧 |
第三課: 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學習平衡「小我」與「大我」 課題二: 感恩的應用 課題三: 天理良知 課題四: 包容文化差異 |
第四課: 融會貫通 |
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堂後,學員應可:
|
課題一: 實踐成長思維正向教育:學生分享 課題二: 實踐成長思維正向教育:教師分享 |